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18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两市的协作有情怀,饱含深情,双方换位思考,共同谋划、共同推动双方的合作与发展。
2019年实现产量3440吨,产值6200万元,为260多名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。为帮助群众持续增收,关于竹产业方面我有两点建议:第一是我们的产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,希望政府加大投入。
为进一步坚定群众信心,让更多群众依托方竹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,兼任昭通竹产业协会会长的廖兴巧带着竹笋产品,兴致勃勃地走进细沙社区唐家寨堡的竹产业种植基地,察看竹子长势情况,向社区干部和种植户了解管理办法措施和存在的困难问题。作为非公经济界别的一名市政协委员——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兴巧连日来走村串户,紧扣群众增收和企业盈利,就加快昭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,形成了建议。目前,全县已种植方竹10万亩。第二是在种植方面,要进行指导,科学种植,合理布局。同时结合公司实际,我们可以延长产业链条,让百姓把笋子采了以后又到公司就业,实现公司、产业、群众密切发展,同步共赢,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作出贡献。
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,原材料就来自于细沙,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,淘宝云乡人家店是我们公司的品牌,我们要把资源变成资本卖出去,把产业做好做强做大,从产业、就业方面延长产业链条,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。廖兴巧在查看他家的方竹种植管理情况后说:我们要邀请专家来就如何修枝、除草、施肥进行培训,规划好林间小道,待笋子大规模丰收的时候,可以驾驶摩托车、小型农用车进来,这样会节省很多人工成本。抓紧建立健全应急预案,加强实战化演练,以最坏的情况做最充分的准备,坚决做到有备无患,确保疫情防控不发生任何疏漏。
(六)四个一行动全面铺开,谱写中国最美丽省份昭通篇章成效显著。全力做好白鹤滩水电站援建和移民搬迁安置,顺利完成近5万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,7个安置区住房进入主体施工。深化安全工程三年行动,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。支持昭通学院提升发展水平,办好特色学院和优势学科。
全力配合白鹤滩水电站建设,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安置,确保7个安置区年内完工,力争移民群众春节前搬迁入住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和各项普查指标,深入开展挂牌督战和百日攻坚行动,聚焦1220个贫困村、41.95万户、183.76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,组织开展全覆盖、无遗漏大排查,对标对表找差距,千方百计补短板,实现户户达标、村村提升、县县清零。
开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,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。加快搬迁群众3.29万间旧房拆除进度,力争6月底前应拆尽拆、复垦复绿。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,促进农村小商品与全国大市场精准对接。历尽艰辛成此景,唯有奋斗多壮志。
一、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回顾去年以来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市人民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坚持稳投资增后劲,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.7%。实施智慧广电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。海升集团建成4万亩高标准苹果产业示范园,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连片矮砧密植基地,昭通苹果被纳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,果园面积超过70万亩。
(七)坚定不移把旅游革命引向深入,促进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。强化网络监管和互联网信息治理,建设良好网络生态。
国家安全、外事、科普、气象、水文、红十字、残疾人、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。引进12家企业入驻昭通发展养殖业,生猪、肉牛年出栏规模分别达到327.5万头、16.9万头,特色养殖业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。
全市新增升规纳规工业企业18户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5%。在此,谨向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干部群众,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,致以崇高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。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,实现民营经济增长10%以上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积极推行信用分类分级管理,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,推动降低社会信用风险。启动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。我们要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,增强四个意识,坚定四个自信,做到两个维护,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、忠诚践行者。
坚持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衔接统一,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培育翼装飞行、高原马拉松、高原自行车、金沙江水上特技运动4大国际品牌赛事。
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,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。一县一业培育力度加大,昭阳被列为全省示范县,鲁甸、彝良、大关被列为全省特色县,全市新认证三品一标155个。
建设高标准农田40.7万亩。抓好大关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。
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、便民化、高效化,调整行政职权事项782项,76个单位入驻昭通市民之家,1137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。深化国有企业债权债务清理,妥善处置和化解遗留问题。培育发展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(六)加快发展清洁载能产业,着力培育工业经济新兴增长极。
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,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。建立政府推荐名单式管理和常态化联络机制,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,支持服务基础设施、实体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,实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4%。
抓好征地拆迁、路地协作等工作,推动渝昆高铁昭通段全线动工,高起点规划昭通东站、彝良北站、盐津南站建设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,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发展。
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,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,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.5%以上。标准化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,8个县级综合医院提质达标。
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始终以只争朝夕的激情、不负韶华的信念,奋勇争先,善作善成,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,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,为十四五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水富港中嘴作业区开港试运营。深化与上海亮风台等企业合作,推进产业互联网建设,鼓励苹果、天麻、特色养殖等涉农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,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。常态化组织开展领导下访和视频接访,群体上访和越级非访下降了69.8%。
创新模式,多元筹资,抓好龙海硅基新材料园区基础配套建设,建成投产合盛硅业循环经济一期40万吨工业硅项目,推动40万吨有机硅基建主体完工,力争同步启动一批下游配套项目。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,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、350元、732元,30所敬老院投入使用。
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,增强四个意识,坚定四个自信,做到两个维护,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打好三大攻坚战,落实六稳六保任务,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,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奋力谱写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。开展践初心、摘穷帽,奔小康、感党恩教育活动,讲好昭通脱贫故事,教育引导群众既富口袋更富脑袋,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。
加快内昆铁路扩能改造和攀昭毕、昭六、沿金沙江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。(七)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,高质量跨越发展活力不断增强。
发表评论